今年春天來得晚,連清明都還有涼意,但我要是再不換菜單就要跳過變夏天了!這次的開胃菜、前菜、主菜都有新菜,其中兩道都算是在法國藍帶學的適合春天的菜色。廣受好評的威靈頓牛排被我換掉了,但我跟它已經很有感情,也許以後跟鴨胸一樣會變成我做活動的菜單班底。為了取代威靈頓,我這次搬出了義大利名作曲家—羅西尼!但它不是義大利菜唷~羅西尼牛排是道地法國奢華料理,大家對菜單若有興趣就趕快訂起來了,提前預訂能讓餐廳更充分地準備好品質的餐給您。
套餐價已經包含麵包、茶或咖啡、地酒品飲,不收服務費,即日起受理從 FB 粉專 安東尼私廚餐桌預約 私訊預訂(請參考"安東尼私廚餐桌接單預約的方式:"那篇)。至於什麼是地酒品飲呢?這是近來的熱門話題,安東尼與酒類專家朋友們找出一些大眾買不到的、少見的,或是特別的酒,尤其是具有在地生產的概念酒,給大家品嚐。地酒品飲是很少量的小酌,若是要佐餐,請另外從安東尼的酒單做選擇。
✪尼斯烤餅 Pissaladière
有一天我兒子問我會不會做批薩,我說「也算會吧」,頓時老婆小孩眼睛為之一亮!雖然沒做過真正窯烤的義大利Pizza,但在藍帶學習時,我做過Pissaladière—這款源自南法尼斯的經典烤餅。它是一種不加起司,但有滿滿的慢炒洋蔥當作香甜基底,搭配鹹香濃郁的鯷魚與黑橄欖,呈現出獨特地中海風味的「法式風味批薩」!許多傳統做法的Pissaladière色澤較深,外觀樸實,為了讓這道菜能帶點春天的氣息,我加入了紅洋蔥、小番茄和清新的芝麻葉,讓它的色彩更繽紛,當作開胃菜應該還不賴。。
✪瑞典燻鮭魚墨西哥酪梨醬 Saumon gravlax sur son lit de Guacamole
有時候我會向客人介紹說:在法式料理餐廳,不一定全都吃法國菜,例如這一道是我在巴黎的Maison Blanche餐廳工作時學的(當時餐廳的顧問就是江振誠的雙胞胎師傅,米其林三星的Jacques 及Laurent Pourcel),墨西哥酪梨醬是美洲阿茲特克文化裡的傳統調料,以酪梨加入洋蔥、辣椒、大蒜、香菜和檸檬汁的醬料,加香菜的法式料理是當時我記住它的第一個理由!第二個理由則是Guacamole的西班牙語發音如中文「哇卡莫了」讓我當時用法文發音難以念出來!而瑞典燻鮭魚則與我們所知的熱燻法完全不同,Gravlax這一名稱是瑞典語「grav」(墳墓)和「lax」(鮭魚)的拼合詞,意指埋在沙坑中的鮭魚,源於早期漁夫將剛捕獲的鮭魚放入沙坑並用食鹽醃製,從而使得鮭魚稍有發酵並得以保存,現今的做法不再依靠發酵,而是將鮭魚放置在食鹽、糖和蒔蘿混合的醃料中醃製。
✪奶油虎蝦佐蝦湯 Crevette géante tigrée au bisque de crevettes
法文 Bisque ,泛指甲殼類熬成的高湯(濃湯),通常以蝦為主,也可用蟹,熬好的高湯應用很廣,可做濃湯,可做醬汁。我印象較深的熬bisque時光是在米其林三星的 Le Meurice 期間,因為我們是用波士頓螯蝦和海螯蝦去熬蝦高湯,高級的咧!比起雞高湯、牛高湯,這種高湯的熬製更有技術門檻,以前在法國的廚房裡,前輩是不會隨便把這高湯交待給學徒去做的,因為炒功很重要,大部份初學者的錯誤在炒得不夠,味道就只是蝦清湯;再來就是炒過頭了,鍋子都焦了還沒跑出香味;炒功到味,抓準鍋子的熱度和油量,這蝦高湯才會香,所以通常是主廚和副主廚親自操刀。安東尼這次把Bisque做在開胃菜,配上一隻虎蝦,一口蝦一口濃湯,再用麵包沾著吃,不開胃也難。
✪法式勃根地烤蝸牛 Escargots au beurre d'herbes à la bourguignonne
這是一道我當初一到法國就躍躍欲試的法式經典菜,和焗烤田螺絕對不同!它是傳統高級法式料理中,屬於勃根地地區的特色料理,蝸牛當然是以勃根地(東南法)產的最有名,但我也有看過波爾多(西南法)有蝸牛養殖場唷。最初的創始者是法國十九世紀的明星主廚 Marie-Antoine Carême ,他在法王路易十八與俄羅斯沙皇的外交晚宴上,以奶油、蒜、荷蘭芹混合成調料,填入蝸牛中,以烤箱烤熟,菜名從此就定為勃根地烤蝸牛。在法國的餐廳,這道菜算是熱前菜,蝸牛通常為 6,9,12 顆,菜單上會標註不同顆數不同價錢。
✪法式羊肚蕈菇澄清雞湯佐春蔬 Consommé de Volaille aux Morilles et Légumes de Printemps
有人知道台劇《美味關係》中織田主廚的那碗黃金湯嗎?當我在巴黎藍帶學到這道consommé的製作時,才恍然大悟—原來那碗湯,就是法國料理中最純粹、最講究技巧的澄清湯。法國的湯幾乎90%都是濃湯,唯獨這種叫做 consommé 的澄清湯是少數追求清澈透明的存在,看似輕盈,實則講究極致工序:需以大量的肉骨、調味蔬菜、香草植物長時間熬煮才夠味,更關鍵的,是運用蛋白澄清法:當湯滾之際,加入的蛋白在表面形成一層蛋白餅,廚師要巧妙地開一個洞,讓熱氣與湯體對流循環,雜質會被蛋白慢慢吸附,最終得到一碗如琥珀般澄澈的湯。這道Consommé de Volaille,我選擇加入了春季當令蔬菜和堪稱松露之後的森林珍寶—羊肚蕈菇,在春日乍暖還寒之際,來一碗香氣細膩、滋味層次豐富的黃金清湯,既溫潤人心,又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清新與優雅。
【主菜二擇一】
✪羅西尼牛排佐佩里格醬 Filet de bœuf Rossini sauce Périgueux
前二季菜單的威靈頓牛排太受歡迎了,讓這一季的主菜設計壓力很大!我想了想,大概只有羅西尼牛排才夠殺了!這是一道結合菲力牛、肥肝、松露的奢華料理,下層通常是一片煎麵包或馬鈴薯,疊上厚切牛排,再放一塊煎過的肥肝,刨上黑松露,吃牛肉的同時肥肝在嘴巴爆開,再沾加了黑松露的佩里格醬,真的很邪惡!這也是法國總統馬克宏邀請美國總統川普共進晚餐時的國宴料理。羅西尼其實是一位義大利名作曲家(同時也是美食家)的名字,據說他某天半夜肚子餓就自創了這道料理,也有人說是法國名廚Marie-Antoine Carême或Casimir Moisson所創。出這道菜最難的是肥肝的取得,我去年做鵝肝料理時,台灣就因為限制肥肝進口而幾乎買不到了,最近詢問仍是沒有任何供應商有貨,不知何年何月才會有,一度我想要放棄這道菜,又覺得沒讓大家吃到很可惜,要不,試試用肥肝慕斯做做看?結果肥肝慕斯雖沒能煎得焦香,吃起來倒是更香滑!大家可以來試試唷~
✪巴斯克風燉海魚 Ragoût de poisson du pays basque
巴斯克是位於西歐庇里牛斯山西端的法國、西班牙邊境一帶的地區,文化、語言、料理自成一格,但漸漸地也與法國和西班牙互相影響,法國包括巴黎有很多巴斯克餐廳,西班牙甚至有米其林三星的巴斯克餐廳。巴斯克料理最常運用的就是辣椒、紅甜椒,產辣椒粉的著名城市「艾斯佩雷特」聞名全法,安東尼這道菜就是用這種辣椒粉,不過請放心,法國人的辣椒對於亞洲人可以說只有微微辣而已,而且為了這道菜能讓不吃辣的客人點,我以不辣的紅甜椒為主,辣椒粉為輔,做成這一道見湯不是湯的暖胃暖心料理。魚肉的選擇以冬季時令魚為主,目前用的是正夯的烏魚,以及笛鯛,本道菜已經讓原本不愛魚的太座評論家認證並吃光,據說湯醬沾麵包又是另一道菜,根本是一菜兩吃!
✪法式焦糖烤布蕾 Crème brûlée
這是一道簡單、極負盛名、經典的傳統法式家常甜點,始見於1691年法國貴族大廚師 François Massialot 的著作《烹飪——從王室到貴族》中。Crème brûlée 意思為「燒焦的奶油」,一般來說苦味是不討喜的,但在這道甜點上,微微的苦似乎為它在甜與香之外增添了一種層次!而且僅用蛋、奶、鮮奶油、糖,便創造出讓舌頭流連忘返的滋味,絲滑軟綿、蛋香加奶香,這應該是最基本甜點的靈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