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版位
安東尼有粉專囉~ 請趕快按讚加追蹤 安東尼廚房 Anthonychezfang,因為目前只有透過粉專才能夠知道如何預訂安東尼的私廚餐桌、料理課程。請舊雨新知奔相走告加入追蹤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nthonyChezFANG/

  最近有二件事特別開心:一件就是CAP放榜,確定通過法國的廚師職業認定考試了!終於完成了來法國的任務,擁有可以在法國當廚師及開餐廳的資格。第二件是取得了餐廳Maison Blanche的正式合約,開始進入法國餐飲界的職業生涯,總算可以在法國人的廚房裡練功,還有薪水可以拿。

nEO_IMG_IMG_2948  

我們的餐廳

  許多網友讚許我找工作的毅力,其實讓我有點不敢當呢,運氣真的也很重要。我現在這家餐廳裡,有法國主廚,日本廚師、韓國人、巴西人、美國人、義大利人、葡萄牙人、中國實習生、越南人、俄羅斯人、斯里蘭卡人及一些說英語不說法語的人,可見老闆很樂於接受外國人,如果有幸遇到這種餐廳,被僱用的機會就大。雖然如此,法國人還是佔公司裡2/3以上的人數,廚房裡工作的團隊大概有25人,加上外場和行政人員應該有40人左右。

  餐廳位在以精品名店著稱的蒙恬大道上,外場一個餐期可以容納的客人數是200人,以餐廳來說算是大間的了,因此廚房雖然沒有飯店的規模,卻也分成熱食廚房、冷食廚房、甜點廚房、魚處理室及洗碗間。第一天,我從冷食廚房作起,冷廚裡只有3個人,比起Meurice的規模小的多,但小廚房也好處多多,從我站的位置到冰庫拿東西只要走三步,真的只要三步!爽~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

話說神祕人物

  為了留在法國工作所作的努力,九彎十八拐的心路歷程,還真不知該從何下筆。一直以來,我把希望押在實習的餐廳,寫信給公司人資部,沒消息......;與神祕人物的會面,沒有幫助;尋求學校主廚的幫忙,然後直接寫了一封信給餐廳主廚,終於約到再一次面談的機會,但結果竟然是神祕人物搞錯了,又是一次空洞的會談。曾經一度以為會被派往南法的餐廳打工並一邊換工作簽證,最後還是接到神祕人物的電話,告知我這條路走不通。為了表示我最大的誠意,我把換發工作簽證的流程和應準備文件整理成一張清單,再一次向神祕人物表達換發工作簽證的可行性及我強烈的動機,並且自願付擔費用,但他還是讓我三度失望地離開他的辦公室。

nEO_IMG_IMG_2739  

 

為什麼廚藝學校的學生在法國找工作還是很難呢?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7) 人氣()

  這陣子除了忙Ferrandi學校的考前總複習及CAP考試之外,還有一件大事就是我兒子來法國了!來法國一年多,左盼右盼就等這一天,但是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順利。為了兒子的「依親簽證」,真是快被法國政府氣死了,到最後簽證仍沒有辦成功,所以他這次來只是以旅遊的名義,三個月後就得回台灣了。

↓13小時的飛行,對老婆和兒子真是煎熬。

1

 

  依親簽證被拒的原因是父母沒有工作簽證,僅持學生簽證是不能帶小孩來法國的,天啊~要是有人結婚後還想來念個博士的,不就註定要和小孩分離四、五年了。更扯的是OFII還說當初來法國如果連小孩一起帶,依親簽證會比較好辦,屁啦!!當初我們就是因為還沒有取得法國的租屋合約才被拒的,如今在法國租屋、水電及居留證都萬事具備了,還不是被拒!什麼鬼邏輯的政府單位~還花了我們100歐元的申請費。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5) 人氣()

nEO_IMG_IMG_1460  

菜口的雙人舞

  所有廚房,一定都有「菜口」,菜口簡單說就是上菜的出口,是廚房完成一道菜的最後一站,也是前場服務生把菜端走的地方。小的菜口僅靠送菜鈴溝通,沒有專人負責;大的菜口則在內場(廚房端)外場(服務端)各有一專人負責。Le Meurice的菜口,則是在內場有2位主廚+1位助手負責,把菜送進電梯裡,再由外場的1位主廚+1位助手負責從電梯取菜出菜。

  我的最後三週,主廚安排我每天下午在達利廳熱食廚房作事,但一到晚上,就要到美食廳的外場出菜口,和主廚一起作最後的出菜把關。對老鳥來說,顧菜口並不會練到「烹調」,所以並不是個好差事,但對新人來說,卻是個很重要的見習機會。平常在廚房裡備料,我們並不真的知道它的用途,站在菜口,可以好好端詳每一道菜的最終呈現,會有一種「哦~原來被拿來這樣裝飾擺盤!」的發現。

  外場菜口的職務之一,是拿起話筒對廚房下命令說:「請給我XX份開胃菜」,而廚房那頭應答的就是主廚或資深的同事,因此,每當我這個菜鳥傳下這個命令,看到老鳥們跑著把菜送達面前時,真是又緊張又爽啊!除了開胃菜之外,我要熟悉每道菜的組合方式,該使用什麼餐盤,該用什麼小配菜,才能在菜從電梯出來時,協助主廚快速完成擺盤並請服務生送菜。例如:前菜是鵝肝就要先放烤箱保溫,待主廚淋好醬汁後再把鵝肝取出擺上;前菜是小牛肉就要幫忙鑲上香菇酥片;主菜是龍蝦則要撒上龍蒿和香葉芹。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4) 人氣()

  達利廳(Dali)是我們飯店裡的第二間餐廳,當初因為畫家達利而建,超現實主義的裝潢及氣氛並不比三星的美食廳遜色,菜色和用餐價格卻比美食廳便宜許多。我的實習第三站,就是達利廳冷食廚房。達利廳的負責主廚我給他取名叫「哭鐵面」,因為他除了表情總是嚴肅之外,還超級凶!同事對他的評語是「從來沒有高興過」,於是,我知道我皮要繃緊一點了。

  一大早,哭鐵面就把我拉去和他作小南瓜 135 個,這是我們 2/14 情人節的特別菜色,把特大南瓜切成小塊,雕成一小顆有蓋子的小南瓜,浸油放烤箱烤熟後,用來放配菜用,唉,法式料理的「厚工」,有時也真令人看不下去。另外有一次,我們把西洋梨形狀的水果,削成香蕉形,簡直是在蔬果整形,一削就是360個,削下來的渣渣就......都進垃圾桶了。另一方面,法式料理的「精緻」,就讓我愛不釋手,繁複程序作成的半熟成鴨肝,調味之後混合鮮奶油和松露,作成鴨肝慕斯,夾在千層餅乾裡,當作宴會廳的甜點,喔~每一次作,我都要搶在宴會客人前就吃掉好幾個!

  第一天我很慶幸沒有被哭鐵面駡到,第二天一早,其它達利冷廚的同事對我說:「你應該是歸主廚管,去問問看主廚今天要你作什麼。」不會吧~感覺好像變成哭鐵面小助手了。於是接下來的二、三天,都協助主廚作宴會廳的冷食,擺盤飾、切干貝,我覺得他除了表情很哭之外,其實是個很專注很嚴謹的主廚。

  幾天後,慢慢地我也開始作達利冷食的日常準備工作,例如:將煮熟的螯蝦,用高麗菜和紅蘿蔔絲包起來成捲,冷凍後橫切成一口一口的鐵火卷,作為宴會冷盤用。像這樣的東西還有:用海苔包的類似日本的鐵火卷,用烤鴨麵皮包的類似潤餅的牛肉卷,都是平常要包起來存冷凍庫的,因為宴會時一用就是幾百個。

nEO_IMG_IMG_1479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

  託我老婆同學來巴黎之福,我們在 3/3 去逛了個很棒的展覽-「2012 歐洲麵包展」,為什麼說它很棒呢?

第一、除了麵包,它同時也是甜點、巧克力、冰淇淋和果醫的展覽,現場並有世界級比賽。

第二、比起其它展覽,它真的規模超大,內容超多超有趣,並且門票可以免費上網列印。

第三、好多免費的麵包可以試吃。

nEO_IMG_IMG_1182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  待在巴黎將近一年卻沒旅行過半次,這次我終於忍不住要去充電一下了,選擇的也只是離巴黎1.5小時車程的「盧昂」二天一夜之旅。這個城市最著名的特色除了聖女貞德和盧昂大教堂之外,黑色裸木條的法國老屋也比其它城市多的多,因此,老婆也特別選了一間便宜的老旅館住看看。這間叫「Hôtel Le Morand」,從火車站走路10分鐘就到了,雙人房50歐(台幣2000元)不算貴,一樓客廳有個大壁爐,還有家徽呢!我就來假裝一下法國貴族驕傲的姿態吧~

nEO_IMG_IMG_0956

 

樓梯是這種一直轉一直轉,會頭暈的古典法式木樓梯,很好玩吧!

nEO_IMG_IMG_0996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  從「美食廳廚房料理魚組」來到「客房服務及宴會廳組」,真的有一種到天堂的Fu~不僅上班時間變成朝九晚五(9h-17h),沒有美食廳廚房每日二次的出餐時段壓力,更重要的是,這裡的人,大都沒有老鳥架子,也親切許多。

nEO_IMG_IMG_0933.jpg 

 

客房服務組

  剛報到的第一天早上,一位同事有條理地跟我解說客房服務組的東西定位,哪些東西放在哪個抽屜都是固定的,這真是太讚了!日常備料包括把漢堡用的美乃滋、蕃茄、生菜、肉排、麵包及起司片補滿;把各種義大利麵、米飯、麵醬、湯品真空包補滿;把各種蔬菜(約十種)切好,燙好,抓成一盤盤的什錦菜盤備用;還有幾種魚排、醃蝦、牛排、羊排和雞排,和作菜用的碎紅蔥頭及荷蘭芹絲切好補滿,大致上每天我都在巡視這些東西,淘舊換新,隨時準備好各種新鮮的材料以備住房的人點餐時供應。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

我的午餐

  說到我們的員工餐廳,我老婆第一個想法是:「誰敢作菜給你們這些三星的員工吃啊?」其實我們的員工餐廳跟一般自助餐沒什麼兩樣啦,比大學裡好吃一點點,前菜+主菜+甜點+飲料=3.5歐左右,除非你食量驚人,否則錢都是公司出的。第一天的甜點我便拿了一個鑲有金箔和鮮奶油的檸檬塔,猜想可能是樓上沒賣完的吧,似乎台灣的Sweet Tea也有賣唷。之後還有吃過漂浮島、馬卡龍(五顆/份),聖誕節時並有原杉木蛋糕、鴨肝凍前菜和免費一杯的香檳。主菜常吃的則是千層麵、牛排、魚排,有次吃到荷葉包的魟魚+蝦子,很特別。但你知道嗎?第一天,當我坐在餐廳裡吃午餐時,沒有一個人跟我坐同桌,也沒有一個人主動跟我聊天,就連同一間廚房裡工作的韓國人,也是屌屌地不跟我說話,這就是巴黎,這就是大企業。我想,全世界最驕傲的人應該就是巴黎人了吧,尤其在一個會分資歷、分人種,並且對外來文化沒什麼興趣的廚房裡。換作是台灣,我想我們一定不會對外國人這麼不友善的。

↓ 底下照片引用自http://www.carvenus.com/2011/11/18/sweet-tea-december-2011-grand-opening-taipei101/

111118_s4d.jpg  

 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

  原則上,Le Meurice 的廚房團隊是二班制的,早班的人 6h~15h,晚班的人 14h~24h,但同組人時間會稍微錯開,例如有人是 7h~16h,有人是 8h~17h。時間彈性,週休二日(星期六日不開),說起來相當的人性化,尤其對實習生的我,主廚只要求我 8h~17h,應該再也不會有餐廳這麼爽的了!但實際上......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,以我們料理魚組來說,原來應該要有 6 人,現在才 4 人,因此必須有人輪流上全日班,也就是 6h~24h,中間只有2小時休息和1.5小時吃飯,超長工時,超可怕。一開始,每到 17h 我要離開前都會問一下需不需要我留下幫忙,他們總是說:「沒關係,你回去吧。」因此我每天朝八晚五,過著美好的生活,但也有別組的同事會用話酸我,有天甚至連打掃的老伯都跟我說「你好幸福啊~實習生應該要作二倍時間才對吧。就像開車一樣,你練愈久,學會愈快。」說的當然沒錯,但我的理智卻也常跟我疲憊的身體天人交戰。

  在廚房裡,盛行著一種特別的「捏手禮」,每當有人剛來上班,或準備下班,本來應該要作的握手打招呼,變成了「捏一下你的手臂」。這是由於每個人手不是在忙著切東西,就是煮東西或洗東西,手不方便握的情況下,就演變成今天的捏手臂了,連主廚們也是這樣。而廚房工作,讓我比以前更深刻體悟到「ㄍ一ㄥ」這個字的意思。走路得用最快的步伐,切菜得用最快刀法,連剝個菜苗,也要打直腰桿,ㄍ一ㄥ住背,快速的動作。不斷重複在耳邊的都是這些字:「dépêche-toi ! (你快點)」、「vite ! vite !(快!快!)」、「accélère(加速!)」、「cours !(跑!)」、「vas-y !(繼續!快去!)」、「tu dors !(你在睡喔?!)」。為了表現想努力工作的動機,我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,壓力之大,讓我連尿尿都不敢去,每天午餐過後上過一次,下一次就是下班五點後了,這情況一直到三週後的某一天我才發現。不過現在,我已經教會我同事用台語「卡緊咧!」催促我,說也奇怪,原來聽起來很刺耳的催促聲,講成台語就很溫馨,似乎讓我更甘願以及開心。

  和許多企業一樣,老鳥不一定會悉心教新人,許多事沒人說,自已要用眼睛和耳朵學。對我來說最困難的,是出餐期間聽懂主廚的法語命令,主菜是魚,就要準備炸薯片和酸豆;主菜是龍蝦,就要準備杏仁海綿蛋糕和蝦泥;是新單準備?是要開始烹調?或是要移出烤箱上菜了?沒有人有系統地教過我,因此我常常搞不清楚,一整個慌,搞到同事也不免火大,直接就對我說:「不要只是看!要做!」,我就是不知道怎麼做才看的呀.......。不過,我也不是唯一容易被駡的,有一次有個同事只是沒有回答:「是!主廚」,就被主廚以超嗆的語氣,臉貼臉說:「你不想回答我是不是!不想回答是不是!」;也有人被日本主廚表過醬汁太鹹、太稀,或是缺乏溝通!把那做好的醬汁整個就往旁邊甩。

  並不是只有廚房裡的人才會被駡,我們的廚房裡有台不小的液晶營幕,可以看到樓上出菜口的情況,只要有菜送上樓後沒有馬上被端走,廚房裡的主廚就會拿起對講機話筒,對著樓上的人咆哮!然後用力的掛電話!有一次我還聽到:「叫你們負責人下來!叫你們負責人下來!」超屌!但我們廚房也不見得總是勝的一方,有次舒芙蕾微塌,我一邊用跑的往樓上送去,主廚一邊在後面喊著:「跑!跑!」,而出菜口看了後,還猶豫該不該給客人,而我們廚房裡的人就盯著營幕快氣炸地想著:「上菜啊!趕快上吧,沒有存貨可以重作了!」最後主廚衝上樓去協調的結果是:我們重作舒芙蕾!頓時我們魚組進入緊急動員情況!有人找蛋白,有人打干貝,主廚還親自動手,最後終於把舒芙蕾現作好,並送進烤箱重烤給客人,超緊張!

 

文章標籤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