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三道都很簡單,主菜是一種很奶的陶罐魚漿,好吃!但作為主菜似乎有點薄弱。

陶罐魚漿片佐奶白醬
所謂的陶罐,是一種長形的陶製模子,法國人常常用這種模子,塞進各種餡料,烹調過後切片吃,有時當前菜,有時當主菜。首先,菠菜葉要川燙"1秒",立即泡冰水保鮮綠,再用紙巾瀝乾,這是用來舖在模子裡的,也用來包鮭魚捲。但今天的主角不是鮭魚,而是梭鱸,鮭魚只是切成長方條,撒點塩和胡椒,稍微烤2分鐘隨即用菠菜包成捲,放進模子點綴用的。梭鱸切塊後我們用絞肉機絞,加入蛋白和鮮奶油,成為黏黏的魚漿,取出還要過網篩,使它質地更綿密,然後加入奶油和碎香芹攪拌備用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藍帶料理初級一共有30堂課,通常在第25堂課後,會舉行唯一的一次筆試考試。今天終於是考完了,雖然佔分不重,但也是讓大家擔心了好一陣子。

初級的總成績當然悠關能否順利升上中級,但怎麼說筆試佔分不重呢?因為成績計算方式如下:
●平常分數 45%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今天的三道都跟義大利有關,直接切入正題。
義式嫩雞佐時蔬

這一道使用的配菜都是義式料理裡的常客,像是蕃茄、羅勒、茄子與櫛瓜,作法有點像義式的什錦燜菜,當然主廚說我們作的是法式的囉。至於雞,我不知道為什麼它用sauter這個字,因為並沒有看到甩動炒鍋嫩煎的動作呀~倒比較像是滷雞,最重要的是:龍蒿一定要加夠味!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「主廚之梯」,這個每次我們要進二樓實習廚房時,一定會走的樓梯,除了開學日那天的參觀介紹之外,我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看過它。仔細看,這上面全都是目前在藍帶任教的主廚,掛在這裡的意思,可能是要我們一步一步往上走,像這些主廚一樣,走進廚房,成為大廚吧!

不愧是藍帶,照片拍得相當有水準,表框也很具質感,這一位Philippe主廚即是同學口中的豆豆先生,和 Bruno 主廚一樣都是很會教學的大廚,可惜我們初級班很少被他上課。

照片對面的這位老太太,即是藍帶名人,傳說中的「茱莉亞‧柴爾德」,她的故事,透過電影「美味關係」,似乎已經有愈來愈多人知道她了。每當我想起她切的那座洋葱山,就覺得自已作的練習不算什麼了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時間過得真快,再七堂課我就要離開藍帶了,昨天在櫃台旁的櫥窗看到這個小物,剛好缺鑰匙圈很久了,就買了下來。一個小小的藍帶炒鍋,學生九折後3.5€,跟一般法國的紀念品比起來不貴耶。(甜點的有打蛋器造型鑰匙圈)
香料烤螯蝦佐簡單醬汁
這一道算是沙拉,但我覺得螯蝦比較搶戲,而且它很亞洲味。首先把八角、小豆蔲、豆蔲皮、香菜籽、肉桂、茴香和薑粉全部磨粹混在一起,加入橄欖油與剝好殼的螯蝦摻在一起。熱好鍋後,螯蝦整齊下鍋,輕輕翻面,起鍋再撒塩。沙拉菜主要是芝麻菜、馬齒莧菜、香葉芹與荷蘭芹,另外還有像金針一樣,打了結炒好的葱。醬汁很天然,用大蒜和百里香爆香過的橄欖油,加點檸檬汁、蕃茄丁和塩。組合起來就完成了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在藍帶,拍照僅限於拍主廚示範課的「完成品」,實作課也只能拍自已的「完成品」。如果你交了幾十萬,甚至一、二百萬到藍帶學東西,校方卻常常不准你拍這、不准你拍那,心裡一定會很幹!雖然說這涉及校方及主廚的智慧財產權,但有時主廚運刀的動作、蛋白打發的程度、應該呈現的色澤等等,如果沒有照片記錄下來,是很難光靠一張「完成品」就學會的。所以,大家或多或少都會"偷偷拍照",幫助記憶也有助學習。按照道理說,所有學生都應該站在同一邊,捍衛自已的學習權,可是偏偏就有些學生很奇怪,站在校方那一邊,阻止其它同學上課偷拍照...。上星期有人在上課時拍照,當場被雞婆的學生給"噓"了~聽說此位「抓扒子」還跑去跟校方說,結果就是校長再次來到班上,義正嚴詞的重申不准拍照的規定,搞到現在上課大家都不敢拿出相機了....。
言規正傳,今天是 bruno 主廚作示範,好一陣子沒被他教到了,他仍是我最喜歡的主廚,原因一:口條最好!原因二:人親切,像個好爸爸。原因三:示範流程非常有條理。今天一開始他就先預告:烤蚵、烤鴨及舒芙蕾,三道菜他將會以前菜、主菜及甜點的順序作示範,三道作完,正好可以讓大家趁熱享用舒芙蕾。
麝香葡萄酒烤蚵仔
這道菜如果法文直譯會發現它是寫"熱的蚵",為什麼用這麼奇怪的形容詞呢?因為,法國人大部份時候都吃生的蚵,所以作熱的要特別強調一下。法國的蚵分為N°1號~N°5號,1是最大隻最好吃的,5則反之,今天主廚使用的是N°3,已經是很好的了。奇怪的是,我來法國吃過幾次蚵,印象都很不好,覺得法國的蚵不飽滿,沒有台灣東石蚵仔那種爆漿口感,但今天主廚使用的3號蚵卻又飽滿又好吃!是我來法國吃過最好吃的!難道以前我在餐廳吃的都是"不老實的N°3蚵"?!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我最喜歡吃的牛排,是那種肉裡分散著均勻又多汁的油脂的,像是肋眼。而小牛肉肋排,說實在我並不喜歡,因為幾乎全為瘦肉,所以烤的時候要控制到"rosé(玫瑰粉色)",粉粉嫰嫰才會好吃,可是今天我煎太熟了,豆豆主廚說很遺憾,唉....
阿嬤的小牛肉肋排
↓ 這是示範主廚的作品。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為什麼我那麼雞婆個性,連租腳踏車都要寫一篇blog,實在是因為這二天騎腳踏車幹太多蠢事了,所以要來把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。在巴黎,有很多公用的腳踏車站,租一天只要1.7€,所以如果你「真的」閒閒沒事做~不妨租一台來玩玩!(如果有重要事要辦,千萬不要!)

腳踏車的法文是 vélo ,於是巴黎的公共腳踏車就叫 velib,每一個velib的腳踏車站都會有一台這樣的機器,可以當場買卡,當場取車及還車,當然,甲地租車乙地還車這是一定可以的。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料理初級班+甜點初級班聯合聚餐囉~本來想像藍帶的聚餐可能會是米其林級的餐廳,以為主廚會帶著大家用餐兼評鑑,結果都不是~~就像在台灣的謝師宴一樣,大家鬧哄哄地跑來跑去!到處照像~吵到人家店長都跑來請我們安靜一點了,尷尬...。主廚告訴我,其實是因為在巴黎很難找到一次可以容納我們70~80人的餐廳,所以才會決定是這間的。儘管如此,熱絡的氣氛還是相當不錯!這是我跟大家的第一次正式聚餐,也會是最後一次....因為我沒有錢再念中級班和高級班了。

L'atelier Maître Albert
1, rue Maître Albert 75005 Paris(地鐵10號線:Maubert Mutualité站)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今天的菲力牛排好好吃!而且實作時一人發了四份,吃到爽翻了~
烤菲力佐貝阿荷奶滋醬與馬鈴薯橋
為什麼叫馬鈴薯橋呢?因為要把薯條搭成這樣,所以就像著名的「新橋」囉~不過,我比較想叫它「營火晚會」呢!首先,照片左邊的是朝鮮薊+béarnaise醬,所以進廚房第一件事是削朝鮮薊成圓盤狀,再放到blanc(麵粉檸檬水)去煮,煮好可以直接留在鍋裡方便盛盤前的再加熱。薯條則要擦乾再炸,第一次130°C/10mins讓內部熟,第二次180°C/5mins讓外部脆!用紙巾吸油後撒點塩。
béarnaise是一種美奶滋,我最討厭這一類的醬了,難搞又難吃....。這一次是以碎龍蒿和碎香葉芹去變化,說實在的,我覺得龍蒿的味道強烈又好聞,有點像檳榔味,塗點紅灰或白灰應該不錯提神!但是加了白酒、酒醋、蛋黃及大量的澄清奶油成美奶滋後,噁~酸酸的,我不喜歡,尤其我容易被打發蛋這種事搞死,差點都要把蛋搞熟了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