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過 GODIVA 的人,大概都知道比利時巧克力是世界知名的吧,今年冬天安東尼在法國收到網友一份很溫暖的禮物,那是一位已經在比利時努力四年的台灣女生寄來的巧克力,她是巧克力師,當然,巧克力是她在店裡親手做的。她目前定居比利時,於 2012 考取比利時巧克力師執照,目前任職於比利時根特手工巧克力店(有興趣可上官網 www.marioca.be 看介紹,但寫的是荷蘭文)。
她叫 Ping ,我猜是女生吧,今年夏天她在我 blog 回文:「很久沒上來留言了,沒想到你已經從巴黎跑到波爾多,出了書也在思考回台灣開店。4年前開始在比利時學巧克力,看了你的部落格,留言過一次,也曾在3年前回台灣時在台灣高鐵巧遇過一次。我在比利時巧克力工坊工作快三年了。還沒換過老版。去年利用一年的時間,也去職訓學校學了手工冰淇淋。然後..看了你要回台灣的消息,我在思考..是不是只有開店才是證明自己能力的方式?」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眾所皆知,來法國不管是念料理或甜點,不管是藍帶、斐杭狄或雷諾特,學費都貴得驚人!幾乎可以說留法學餐飲的第一大門檻就是「學費」,反而「法語」只是第二門檻。如果說有一種學制可以免費學法式料理及甜點,又有薪水拿,是不是很爽?這種學制就叫做建教合作(alternance),講「學徒」可能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。
不過,學徒一詞在法國與台灣定義並不相同,在台灣,學徒是指拜師學藝的免費勞工,可能沒有法律保障其權利及義務;在法國,學徒並不是空有肯吃苦不領薪的態度就會有雇主收留,而是要依法在三方的同意下簽合約才能成為學徒,也因此不是每個台灣人都能隨便到法國當學徒的。安東尼特別為此翻譯了一篇法文的文章給大家參考,底下是從 Guide de l'alternance(建教合作指南) 雜誌第 13 期的電子版看到的文章,有興趣看整本100頁法文內容的讀者可以連以下網址,網頁有特效要耐心等就是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recrut.com/magazines/en-alternance/13/Default.html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今天安東尼想介紹一本書,同時也是一個 blog ,一個法國部落客,她叫 Mimi 。Mimi 原本只是個平凡的部落客,從巴黎七區的公寓搬家到波爾多的梅鐸酒區,過著從沒想過的鄉村生活。她把她廚房餐桌上的點點滴滴寫進部落格「Manger(吃)」http://mimithorisson.com/,結果被 2015 Bloglovin' Awards 獲選為最佳美食部落格!她寫的書一開始是英文版,後來也有中文版在台灣上市了,而法文版反而是在今年九月底才在法國出現。
(中文書詳見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72241)
底下是法國時尚雜誌ELLE對 Mimi 的介紹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elle.fr/Elle-a-Table/Les-dossiers-de-la..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阿卡雄,是波爾多西邊的一個濱海城市,有點像台灣的東北角之於台北市的感覺,坐TER火車從波爾多車站(Saint-Jean)到阿卡雄站(Arcachon)大約50分鐘就可以到達,車票 10 歐也不貴。我喜歡這裡的原因除了方便到達以外,就是氣氛,有人潮,有熱鬧的商店和餐廳,然而氣息卻很悠哉。

距離阿卡雄市區大約 8 公里的地方有一處「歐洲最大沙丘-dune du Pilat」,是一個很絕妙的自然景觀,竟然在大片的森林裡和大西洋岸有一個這樣的沙丘,而且就算沒有開車也能去!從阿卡雄車站坐 1 號公車只要花 1 歐元就可以在 35 分鐘到達,那裡就像七股塩山一樣,連小孩也能爬上去玩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聽說過法國的「MOF」嗎?MOF 的法文是指 Meilleur Ouvrier de France,意即「法國最佳職人/法國最佳工藝師」,是經過非常非常嚴苛的考試才能通過授與的頭銜,在全法國數量不多,因此地位非常崇高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朋友 willson 寫的這一篇<M.O.F~甚麼東西~!>。如果你對法國餐飲業有興趣,或是即將到法國學料理或甜點的,最好多認識一些法國名廚,因為...「考試會考!」。底下我要介紹的這位名廚,是我翻譯自法文維基百科 Philippe Etchebest 的介紹,有興趣看原文中法對照的可以連到這個網址 https://fr.wikipedia.org/wiki/Philippe_Etchebest
菲利浦‧耶舍貝斯特(Philippe Etchebest)這位法國名廚在 2000 年成為法國最佳職人 MOF , 2008 年以他自已在聖艾米利翁(Saint-Emilion)所開的餐廳 Hostellerie de Plaisance 拿下米其林二星的評鑑,他的招牌名菜是用當季的菇類與餃子皮來呈現生煎鵝肝。
他曾代言過甜點品牌 Danone 。而2013年法國啤酒商可倫堡(Kronenbourg)找 Philippe Etchebest 代言時,競爭對手海尼根(Heineken)的代言人正好叫做Christian Etchebest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今天安東尼要向大家推薦一個新部落格<法日美食翻譯家>,這是我和好幾位分佈在法國、日本及美加的朋友們弄的一個翻譯網站,比起這些朋友我算是小咖,因為在我們團隊中有人是專欄作家、甜點冠軍;許多都是優秀的學校畢業或在名店工作;也有人從事甜點餐飲工作之餘也做翻譯口譯好幾年了。詳見<創造這個encore15kilos部落格團隊的初衷+團員介紹>
我們專門翻譯餐飲外文雜誌書籍和新聞,範圍從甜點到料理,主題從食譜、食材、主廚、店家到活動,都將被我們陸續翻成繁體中文。最重要的是:我們都是出於熱心,無償做這些翻譯工作來跟讀者分享的!而且文章將會更新很快速唷(不像安東尼的蝸牛速度...)!歡迎大家把我們的翻譯網加到你的最愛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受到出版社邀請搶先試讀這本<3星主廚雅尼克的家常晚餐>,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啊!而且書還幫我寄到法國波爾多來!太感謝大境文化的厚愛了!網路書店訂書有送贈品唷!法國進口「葛宏德海鹽Le Guerandais sea salt 」100克乙瓶,市價$320元,送完為止。
博客來 http://goo.gl/2Z0dYy
金石堂 http://goo.gl/Oz82gY
誠品 http://goo.gl/hlYLdO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凱撒沙拉是我最愛的沙拉!然而在我待過的法國餐廳當中,有二間賣過凱撒沙拉,其中一間的凱撒沙拉沒有麵包丁和培根,而且竟然放炸小牛肉排在裡面!而另外一間的凱撒沙拉不放蘿蔓生菜,用的也根本不是凱撒醬!天啊~所以我真的很想說:別再亂做了~法國人!
那麼,什麼是凱撒沙拉呢?為此我認真上網作了功課,原本以為它是美國人發明的菜,錯!原本以為它的三要素是:蘿蔓、燻雞和培根,錯!
凱撒沙拉是一位墨西哥主廚在一間義大利餐廳發明出來的,原本只是他利用手邊僅剩的食材所作出來的隨興沙拉,沒想到一試成經典!這位主廚名叫凱撒·卡狄尼(Caesar Cardini),也因此這道菜叫凱撒沙拉。凱撒沙拉雖然有很多版本與個人創意,但最不能更改的三元素應是:凱撒醬、蘿蔓與麵包丁,而且,不說你絕對不知道,這道沙拉就算不加燻雞,它也是一道葷料理,不是素沙拉唷!其中的門道就在那吃起來又鹹又有點微辛辣的-凱撒醬!
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5) 人氣()
上一篇法國淡菜怎麼吃(上)?薯條+淡菜就對了! 已經教大家怎麼煮淡菜了,還記得那一鍋香濃的鍋底高湯嗎?這一篇要教大家利用那高湯煮道簡單的義大利麵。


在正式開始以前,先把湯底過濾吧!過濾的理由主要是去蕪存菁,去掉雜質,讓湯底單純,只取其鮮味。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避免你買到的淡菜是有沙的,於是,選一個能濾掉沙子的網篩就很重要了。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「淡菜」不是菜,第一次人家跟我講淡菜時,我聽的霧煞煞,後來才搞懂它是像蛤蜊一般的黑色貝類,說淡水八里的「孔雀蛤」大家就聽過了吧!「巴黎的淡菜」和「八里的孔雀蛤」可以說是同樣的貽貝類,只是不同品種而已。至於為什麼叫淡菜呢?據說是因為早期大都將此貽貝製成乾,而且過程全不加塩,於是它是一種淡的菜,由此而來。到了現在,即便我們是吃新鮮的,明明鹹的要命,我們也還是沿用「淡菜」這個名稱。
法國人最愛的淡菜(moules)吃法就是「配薯條(frites)」!從下面這張圖就知道淡菜和薯條有多合了。以前在台灣的法文課本就學到淡菜+薯條的吃法了,到了法國還真的常常在巴黎地鐵看到淡菜+薯條的廣告。

↓ 轉貼自網路
Anth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